沒有教育部背書,教師組團為課程把關撐腰!【創新教育議題專文:統整性探究課程的發展困難 】

撰文:真識知識機構 責任編輯:謝宇程

 「其實我也曾經對自由設計教案很嚮往。但當這個機會真的到來的時候,我卻愈想愈猶豫,最後決定推辭。」不願具名的張老師這麼說:「當我想到,我接下來要設計的教案,可能會被家長質疑,可能會被否定、被挑戰,我就愈想愈慌了。」

「我真的有資格設計一門課嗎?我憑什麼證明,我設計的這門課,值得所有班上的同學花費二三十個小時上課,甚至再花十幾小時完成作業?」張老師說:「在我真的很有把握之前…還是把這個寶貴的機會讓給別人吧。」

張老師的微笑中,有些苦澀的無奈。108 課綱中,給教師開了自由的空間,但現今的教育現場,這個新開的自由空間卻顯得太開闊,以致於缺乏安全感。

課程架構原由教育部統一規定

數十年來,教育一向是被政府嚴密管制的事務,也引發了許多抱怨。

從國小、國中,一路到高中職,每一個年齡段該上的課程,都被「課綱」規定了。雖然,在 1996 年教科書開放民營之後,各廠商的教科書在大同之中各有小異,例如各家國文課本選文不盡相同,或是自然課本的章節順序不同,但畢竟都是依照課綱制定,整體內容範圍是一樣的,教學精神也近似。課程科目更是同一套 —— 從台北都會區,到台東深山谷,只要是同一個年齡層,孩子的課程科目是一樣的。

教育部將教學科目統一制定,可以說是省下了一線教師設計課的心力。教師不必自問:「孩子需要學什麼?學什麼才有價值?學習的進度該怎麼定?怎樣教不會太多,或太少?」既然教育部都已經訂好科目、架構,並由教科書出版社化為教材,教師們就依照課本(及教師手冊)上課就是了。在課程內容面,教師不用擔心受到任何挑戰與質疑,因為:「都是教育部規定的。」

而教育部所規訂各級學校要上的課目,例如國語文、英語文、體育、藝術、數學、自然科(物理、化學、生物、地球科學)、社會科(公民、地理、歷史)…這些科目的客觀重要性,人們也都難以質疑或駁斥。

而在另一方面,教育部用官方制定的科目填滿了學生的課表,這樣的作法,多年以來,還是有批評與質疑的聲音,尤其是關於沒有排入課表的遺珠:「為什麼關於居住地周遭環境與歷史,學校不能幫助學生有更多的了解?」「學生實際生活所需的課題,沒有收入課本,所以沒辦法成為課程,多麼遺憾!」

在「教育部課綱」之外,對課程的期待,常常也都有其道理。

課程科目由教育部統一制定,這個維持數十年來的常態,在 108 課綱施行後,被打開了一塊自由空間。

108課綱「統整性探究課程」打開的教學創新空間

一直到 108 課綱 ,打破了數十年來「教育部全面制定課程」的常態。

在 108 課綱的「總綱」之中,學校課程被分成兩類。第一類是部定的領域學習課程,第二類是校訂彈性學習課程。

表 六-1,國中小階段部定與校訂課程

資料來源:新北市政府教育局
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宣導說明會資料

熟知校訂課程,也就是彈性學習課程,可以由各校依據學校特色與學生需求規劃設計。校訂課程主要的內容是三類:統整性主題/專題/議題探究課程、特殊需求領域課程、社團活動與技藝課,以及其他類課程。

在十二年國教總綱中,其他類課程包括了:本土語文/新住民語文、服務學習、戶外教育、班際或校際交流、自治活動、班級輔導、學生自主學習、領域補救教學等。

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則是專指針對「特殊教育」學生, 如:身心障礙或資賦優異學生,及特殊類型班級如體育班,藝才班所設計的課程。

這些課程都容易理解,而且在教育現場也操作多年。然而其中的「統整性主題/專題/議題探究課程」— 簡稱為「統整性探究課程」,在教育現場卻是嶄新的概念。

其實,108 課綱中最大的改變之一,就是以「統整性探究課程」為更廣闊的教學可能性打開了大門。然而,由於「統整性探究課程」大為跳脫過往的框架,教師沒有經驗、家長也缺乏認知,因此是 108 課綱推廣與說明過程中,最為困難的一個環節。

「統整性探究課程」的意義與價值

其實,「統整性探究課程」可謂是 108 課綱改革最主要的核心措施之一。

在 108 課綱之前,我國教育系統之中皆是分科教育,而且高度依賴紙筆評量,也容易流於升學導向的應試教育。108 課綱的核心精神,則是「素養導向」,也就是要讓教育的成果,展現落實在孩子的生命與生活之中。在此精神之下,跨越學科隔牆,讓知識技能得以統整,鼓勵孩子主動探究,並以實踐與操作展示學習成果,就應是教學的主要模式。而這樣的模式,就落實於「統整性探究課程」之中。

「統整性探究課程」在課綱之中完整描述為「統整性主題/專題/議題探究課程」。乍看之下,確實不易完整理解。108 課綱的規劃推動者范信賢教授這樣說明:

該課程中列有「主題/專題/議題」等取向,我們可以把它理解或視為不同「性質」與「焦點」的課程操作形式,雖然彼此形式稍有不同,但彼此互有相關、都關注跨域、統整性探究及素養導向。(總綱裡用”/”表達彼此間的關係,它們是or/and的意思,彼此互有關連,而非截然區分。)

「主題」可以是針對一個現象、物件、事件或狀態,在教師引導下進行多視角的探索,豐富孩子的經驗世界。

「專題」可以是「主題」進一步延伸,並開始釋放更多學習自主權給孩子,或導向更深入、抽象概念的探究或實作。

若在主題專題的學習中,更深入其多元觀點與價值立場的分析、判斷與選擇,即成為「議題」的方式加以探討。

圖6-1:范信賢教授在青山加速器工作坊中和教師們解說重要原則。

深度參與教育改革的東吳大學蔡芸錚教授,則以一個精妙的舉例進行說明:

老師教小朋友 LED 燈的原理、發明史、目前應用,這是一個主題式的教學內容。

當整合科技老師,教孩子會用程式去控制 LED 燈的明暗,再結合美術課,陪伴小孩創作藝術燈箱,這可以說是專題導向的教學。

透過這個過程,帶孩子觀察自身社區的環境與歷史發展,討論社區如何在元宵節進行慶祝與裝飾,則是議題層次的教學。

雖然「統整性探究課程」在108課綱中非常重要,其各層次的教學也切中學生發展所需,但在教學實踐上,仍出現許多困難或偏誤現象。

「統整性探究課程」的困難與偏誤

1,限於教學習慣,課程的統整與探究性不足

多數人都能認同,「統整性探究課程」有重要的意義價值,但教學方式的調整改變,卻難以在短時間內普遍發生。青山國中小王如杏校長指出:「體制內的老師相對傾向保守,開創新的教學內容並非其所長。長久以來,老師們都有教科書作為其教學藍本,要他們開創新課程,難度相當大。」

也因為教師社群有其長期慣性,針對「統整性探究課程」的教學模式調整,不易一步到位。有些老師以「統整性探究課程」為名義撰寫了教學計畫,爭取到彈性課程的時間,但實際上仍以某單科內容為主。

也有些老師確實希望打造「統整性探究課程」,找到同儕一起規劃課程,但真正落實的時候,因為彼此學科知識難以互融、個人思維與工作方式非常不同,因而無法達到高度的統整性。如青山國中小的張晨昕老師所言:「我們在大學時就被分科,後來許多年一直待在同一個專業領域中,對其他學科都缺乏認知與想像,觀點與思維都不同,合作備課不像想像中那麼容易。」理想上,不同科目教師是可以合作互補,但實際上要統整卻不易,以致有時同一門課之中,共備老師仍分頭教各自熟悉的內容,而缺乏整合性的探究。


2,課程設計思維技巧,未能普遍深刻掌握

長期以來,教師熟悉的教學模式,是獨自將既定的教材轉化成課堂內容,說明解釋讓學生理解吸收。在108課綱引入「統整性探究課程」之後,教師的課程設計,需要進行以下轉換:

  • 從解釋既有教材,延伸成規劃整體課程

  • 從獨立教授單科,演變為多教師合作教學

  • 教學目標從課程內容的理解記憶,改變成主動探究

就算教師們有意願,或至少不反對變化,許多老師在具體能力上也有落差,以致於無法跨越難關。如青山中小學蘇聿岐主任觀察:

許多老師對於這件事情要怎麼做到,其實是沒有概念的,在我們受過的師培訓練裡面沒有學過,我今天就一個議題要怎麼串連,怎麼討論,我們就要重新去思考一門課的流程大概會是什麼。我們需要學一些的技能,譬如說,我可能從來沒有訪談的經驗,可是我卻要去訪談在地的一些人士,這個要怎麼訓練?怎麼找人協助我們?這些在教育現場,常常沒有解決方案。

從無到有憑空架構出一個課程,對許多老師而言是很陌生的經驗。即使各縣市教育局都為老師們舉辦研習,但聽種子老師分享經驗,與自身實作之間,總有很大的差距。在親身實踐時遇到的困難,老師們常常找不到可以提供協助與指導的對象。


3,學生能力有落差時,老師引導能力不足

面對 108 課綱改革,不只老師需要改變調整,學生也需要改變學習方式。過去,學生上課時被動接收資訊即可,透過考試的紙筆測驗取得成績與肯定。

但在「統整性探究課程」的精神之下,期待學生主動探究。學生從被動聽講,需要轉變成主動形成問題、分析問題、解決問題。甚至有時候,學生不見得理解這麼做的價值與意義。如青山國中小張晨昕老師所言:

有時候,老師設計了新的上課方式,要帶同學們探究問題,在上課過程當中卻發現其實這樣的探討離學生還好遠。課程結尾打成績的方式,學生覺得不明確的時候,也可能引發學生的不安。我們要先培養學生探究的能力,而且要能讓學生明確看到課程會帶給他什麼,以及會如何給他的努力合理的評價。

然而,並不是每個老師都有充足的引導能力,讓學生走向主動探究。受訪老師指出:「有些老師仍然認為上課要安靜,而學生討論就是吵,因而無法在學生討論狀況下經營班級。而學生不討論,又怎麼探討呢?」

此外,「統整性探究課程」不以紙筆測驗為評分基礎,常是以學生的發表報告為基礎。老師也需要能指導學生發表與報告的能力,並且有公正客觀的評分原則,否則學生可能感到無所適從。


青山加速器對教師共備「統整性探究課程」的幫助

在教學現場,「統整性探究課程」所遭遇的困難,其中有很大一部分,透過「青山加速器」規劃的線上共備平台,老師們可以得到顯著的幫助。

1,透過共備檢視與確認內容

大部分老師其實都願意提升自己的課程品質,也都願意接軌 108 課綱的精神。其中有一些老師尚未將「統整性探究課程」精神融匯貫通,有些老師則是難以短時間改變自己的上課慣性。如果備課的內容或成果,是由少數教師團隊各自進行,可能無法看到其各自的盲點,也就不會調整改變,採取更好的方法。

透過「青山加速器」線上共備平台,各團隊教師們可以看到彼此產出的教案,在過程中彼此交流與提醒。課程內容缺乏統整與探究元素的課程團隊,可以得到其他教師的忠告與提醒。跨域備課經驗豐富的教師也可以分享其見解,幫助教師團克服難關,提升教案完整度。


圖6-2:在青山加速器的共備工作坊之中,教師們交流討論課程內容。

2,指導提升設計課程的技巧

「統整性探究課程」課程設計,和過往教師以教科書為基礎的備課,有極大的差異。教育局舉辦全面的研習之後,也並不是所有教師都可以掌握備課的重要精神與原則。

在青山加速器架構之中,提供參與教師重要的備課架構,指導老師們在備課過程中,檢視學校願景、學生圖像,以及校本素養指標,作為備課方向的依循原則。

而在課程內容設計細節方面,青山加速器引導參與教師們,將設計理念、核心素養、架構脈絡、課程目標、總結性學習表現等部分之間進行連貫規劃。

圖6-3:「統整性探究課程」規劃設計架構

由於共備經驗豐富的老師,甚至教育大學教授參與其中,參與共備老師們的問題可以得到回答。老師們彼此之間扶持與一同學習,也帶來整體的進步。如張晨昕老師所說:「在這個平台上,每個老師可以找到彼此協助的對象。以前,可能協助我共備的對象限於所服務的校園,當同校老師不會,或不願意協助我的時候,我共備的這條路就死掉了。現在參與更大的平台,老師們可以往外找資源。所有參與分享教案、彼此幫忙建議的老師們,都是提供了珍貴的陪伴跟支持。」


3,老師經驗分享傳承提升引導能力

教學成果不僅取決於課程設計,也取決於課程中的引導與執行,而這些有賴於經驗的分享與傳遞。

108 課綱中的「統整性探究課程」特別有賴教師透過提問、搭鷹架、給參考方向,引導學生深入探究、獲得知識、形成概念、獲得關鍵理解、培養積極與好奇的態度。相較傳統教學,探究式教學不能短時間看到成效,需要長時間的潛移默化。這樣的教學能力,不見得每一個教師都具備。當教師分散而無法有效聯繫的時候,許多欠缺能力與經驗的教師,改善教學的過程將會漫長且辛苦。

在青山加速器之中,老師們在平台上得以互相聯繫,其教案公開被各方閱覽學習。教師之間可以分享彼此的教學技巧,協助彼此克服困難。而透過閱讀彼此的教案,靈感得以分享傳播,優良的教學設計得以進一步觸發更好的教學方案。如蘇聿岐主任所說:

透過這樣的平台,校校之間可以合作,就增加了截長補短的機會、更快速的凝聚共識。當有優秀的教案做出來,在平台上呈現出來,所有人都可以參考,其他教師就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學習其優點,再依各自學校的特色,再創作出成為學生需要的教案內容。

圖6-4:青山加速器為教師們打造共備交流的場域與機會。


面對轉型挑戰,每個人都彼此需要

雖然人們都期待看到更好的教育系統,但第一線教師遇到的困難與不安,也是真實。108 課綱中提出的嶄新教學模式:「統整性探究課程」,既是教育現場的契機,也是老師們教學能力、備課模式的挑戰。

在青山加速器的架構下,全台灣各地的老師得以在同一個平台上交流,教案得以分享、見解得以傳播、創意互相連結與激盪。

在 2000 年代初,美國的一個教育理念是「不放棄任一孩子落後」。這個理念當然很好。而在教學實踐上,要達到「不放棄任一孩子落後」的前提,應該會是「不放棄任一老師孤軍奮戰」。透過青山加速器模式,老師們得以凝聚與交流,即使面對艱難的備課轉型,在彼此的幫助、傳承、教學相長之下,在「統整性探究課程」轉型過程中,沒有一個老師孤軍奮戰。